十年前,对于联网技术而言其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终端设备连接到互联网。而今天,每天都有超过 500 万个智能终端连接到互联网上,我们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保证联网终端的和谐公平共存,并为用户提供无缝体验。
此前,Qualcomm 在国内为对 Wi-Fi 路由器的消费者做了一次调查,调查结果发现,接近 60% 的用户都对家中的路由器感到不满,其中指出了三大问题:
1、Wi-Fi 覆盖问题,具体来说是很多房间都无法连接 Wi-Fi。
2、接近 60% 的用户反映在高峰使用时间,网络连接的性能非常差,即网络拥挤和网络互相干扰的问题实际上非常严重。
3、难以在家里增加新的联网终端,路由器的用户使用界面和终端接入难度都比较大,用户体验并不是很好。
而基于此问题,是否有较好的解决方案?在此,Qualcomm 产品管理副总裁 Gopi Sirineni 分享了 Qualcomm 强大的 Wi-Fi 解决方案。三四年前,Qualcomm 就针对家里互联网络的需要提出 Wi-Fi SON 概念,其中的 SON(Self-Organizing Network)可直译为自组织网络,现在被通俗称为网状网络。
这种解决方案有很多关键特性,其中一部分是自组网,相较以前用户买一台 Wi-Fi 网关回家的传统方式,所谓网状网络是指在家中摆放一套三件装、四件装,甚至六件装的多台 Wi-Fi 组网设备。其中一台可以连接到上行网络,其他几台会自动组织成一个互联网络。家中的终端会就近连接一个特定的网络节点。上文所述的就近,一方面是根据信号的强度,另外一方面根据环境干扰的情况下,哪一个网络节点能够提供最好的带宽。在自组网的情况下,用户体验的场景可以进行优化。比如有些家庭终端是由平板电脑接入,有些终端正在播放视频,根据不同终端对网络带宽和延时需求的不同,用户可以设置 2.4GHz 或者 5GHz 的不同频段,或者接入不同网络节点,这就为提高用户体验提供了很多自优化的功能和空间。
另一特性是自修复功能。比如按照传统方式在家中接入一个路由器,路由器若损坏,家中的网络基本瘫痪,无法与终端进行 Wi-Fi 连接。而具有多个节点的网状网络解决方案,如果某一个节点出现故障,使用数据流将会自动连接到其他节点,甚至是终端的连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网络节点来实现,网络的鲁棒性、抗干扰和抗破坏的能力更胜一筹。而且,网状Wi-Fi 面向城市中心地带,可以让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受益。
目前,基于网状网络的 Wi-Fi 覆盖,在接入语音功能和智能交互已成为现实,当前市场中已经有商业化的产品,譬如华硕的 Lyra Voice、NETGEAR 的 Orbi Voice。
不过从 Qualcomm 对用户调查的体验数据来看,中国家庭连接和用户体验的问题尤为明显,对于网状网络的需求同样强烈。目前 60% 的美国家庭已经把家里的 Wi-Fi 网络从普通的单节点转换成网状网络的方式。在中国,虽然目前网状网络的方式没有非常大的接入率,但有很大的需求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