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度集成的智能家居给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“简洁易用”,但其意义又远不止于此。
1. 后装优势明显
智能家居不是单一市场,前装、后装、单品、全屋需求都存在,但不可否认,智能家居走向千家万户很重要的形式是后装——买新房搬新家的毕竟是少数,高度集成最大的优势就体现在后装上。
在高集成化+通用接口的加持下,用户自行安装设备的门槛得以大幅度降低,以往用户自行组建全屋智能家居系统基本无法实现,可能要对墙体进行改造,需要安装的设备数量庞大、费时费力,安装后扩展性很差。跟更换插线板、开关一样简单,一次安装后可获得大多数智能家居设备的能力,且可无限扩展,未来出现任何新的智能家居设备都可轻松用类似于“闪电狗”这样的功能接入。
当后装智能家居可跟插座一样简单便捷,智能家居就有望跟插座开关一样成为家庭标配。
2. 前装成本更低
功能高度集成化后,对地产等B端企业而言,同样可有效降低前装门槛,不论是智能家居服务商负责安装,还是B端企业自己负责安装,都更简单,更省时省事省力,且对施工人员要求更低。高度集成的智能家居降低了后装门槛,降低了前装成本,进而可推动地产精装智能化的普及,未来智能家居将会成为房地产增值服务的一部分,跟精装、物业一样成为标配。
3. 更新换代更易
高集成化产品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产品迭代的时候全功能一并升级,买一款高度集成产品等于买了一代智能家居单品,升级一次系统全部体验都是最新的。而“组装式”的智能家居系统,由于产品与产品之间各自独立,各家企业产品升级节奏不同,交互支持、连接性支持、软件水平均无法保持步调一致,出现碎片化的趋势,比如智能门锁已支持人脸识别,智能电视可被智能音箱控制,但智能窗帘却不支持语音交互,整体体验是割裂的。iPhone体验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系统每次统一升级,同时App都会适应新系统进行迭代更新,而传统PC系统、软件和应用是割裂的,因此体验很乱。
4、头部品牌形成
组装、DIY时代,几乎没有诞生出什么街知巷闻的大品牌,微星、技嘉等零部件厂商无法“出圈”,只能在小小的圈子里当“明星”。在碎片化的大环境下,产品供应商都是“螺丝钉”,可替代性强,处于产业链中的企业难以汇聚品牌影响力,无法成为头部品牌,智能家居厂商们如果只是甘心做产业链中的“螺丝钉”,也很难形成品牌,因此尽管现在智能家居玩家众多,但真正称得上大品牌的却很少。高度集成化的产品趋势下,有望出现头部大品牌。
智能家居到今天依然谈不上定局的时候,智能家居企业最终能走多远,能否成为最后的王者,现在回答为时尚早。比尔·盖茨曾在1995年出版的《未来之路》中曾经有一个预言:“在不远的未来,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合潮流。”什么时候,当没有智能家居的房屋被视作毛坯房了,才是智能家居真正普及的时候。